8月15日晚,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届“粤讲粤精彩”理论宣讲比赛决赛在广州落幕。九州·体育刘吉平教授凭借《春蚕吐丝,科技织梦》的真情宣讲,从全省万余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三等奖,以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实践足迹,生动诠释了“推进高质量发展 人人都是主角”的赛事主题。
作为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重要活动,本次比赛聚焦广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要求选手以第一人称讲述亲身参与的奋斗故事。决赛现场,12名晋级选手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广东高质量发展关键领域展开讲述。
刘吉平教授的宣讲以“泥土味”十足的奋斗故事打动全场:1991年首次科技下乡时,面对英德岩背乡蚕农邓伯“桑树生病、蚕茧减产”的焦灼求助,他立志攻克病虫害难题;历经7500天实验室与田间的往复钻研,建立“蚕药桑用”技术体系,将桑树病虫害发生率从30%降至1.5%;2001年在埃及撒哈拉沙漠边缘,用芦苇遮阴、节水灌溉等土办法实现“沙漠养蚕”,受到当地村民高度赞誉;在广西柳州创新“田间课堂”,把“听闻看吹摸”五字诊断法教给大批“农技带头人”,帮助蚕农增收……一个个扎根大地的故事,用群众语言串联起科技助农的初心,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比赛间隙,情景剧《百年宣讲 弦歌不辍》带领观众回溯理论宣讲百年历程,主题曲《声音里的光》首发,以旋律凝聚奋进力量。刘吉平教授的宣讲恰是一束来自田野的光,既照亮了农业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映照着文化自信在基层生根发芽的生动模样。
据了解,本次比赛吸引了全省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参与,强调“非职业宣讲者”的基层视角与实践深度。刘吉平教授作为高校农业科技工作者,其宣讲因“扎根大地的真实感”和“科技为民的情怀”获评委肯定,成为高校系统推荐选手中的亮眼代表。
此次获奖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体现了学校着力培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技人才的成果。学校将持续鼓励师生以实际行动投身广东高质量发展实践,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贡献智慧。
文/李彦华 图/广东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