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中国)

  • 2024-03-13
    3月12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三楼报告厅召开2023年度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对2023年度职称评审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副校长温小波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温小波对近年学校职称评审工作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并指出,职称评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老师们的切身利益,希望各单位做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切实做好职称评审各项工作;二是要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把好资格审查关,充分发挥好二级单位在评审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按部就班,准时有序,把握工作节奏,注意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各评审环节的工作任务;四是要协作沟通,搭建桥梁,做好学校和申报老师之间的联系工作;五是纪律严明,规范有序,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公平公正,营造风清气正的评审环境。会上,人力资源处相关负责人对2023年度的职称评审工作安排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各单位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答疑。各学院(教学部)及相关单位负责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文图/人力资源处
  • 2024-03-13
    3月10日下午,“我与院士面对面”暨“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百千万工程’”主题活动在红满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罗锡文教授与学生代表面对面谈科学家精神,为青年学子讲授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我不知道50年、100年以后,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我知道100年以后,我们还要吃饭,我们还要种地,我们还需要农业机械,所以农业机械是一个永恒的事业!”活动在央视《院士下田记》系列纪录片《筑梦智慧农场》中开启。影片记录了罗锡文院士辗转在田间地头,推广智能农机、构建智慧农场的故事。在分享环节,罗锡文院士回顾了与农机结缘数十载的心路历程,诠释了他“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让农业生产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的初心使命。他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里发现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油菜院士”傅廷栋在学校资源圃里发现全世界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株以及他本人在田间地头开展农机研究的故事,阐释了农业科技工作者“下田实践才能出真知”的理念。他勉励青年学子,要厚植农业情怀,肩负起“学农、知农、爱农、事农”的使命担当,深入农业农村,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练就强农兴农的本领,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
  • 2024-03-12
    3月7日下午,九州·体育副校长杨运东带领党委保卫部(人民武装部)及大学生军训教官团骨干成员一行8人赴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开展调研交流,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校长陈晓阳接待杨运东一行。陈晓阳对杨运东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计划筹备学校自训教官和开展军训自训的想法。杨运东详细介绍了九州·体育军训教官团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历程,以及制度建设、日常训练、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措施和经验。双方就如何做好教官团建设、征兵入伍、国防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会后,杨运东一行参观了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的校园。文图/党委保卫部(人民武装部、保卫处)
  • 2024-03-11
    为庆祝学校115周年华诞,深化学校与优质生源中学的联系,全面展示学校办学优势特色,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优质生源,3月9日,学校组织开展“广州市优质生源高中老师华农行”活动。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州执信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第二中学、广州铁一中学、广东仲元中学、广州中学等30所优质生源高中的250余名中学校长和老师参加了活动。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负责人感谢各中学多年来为九州·体育输送优质生源,并介绍了学校进入“双一流”以来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和综合实力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深化与生源高中的合作,相互走进,越走越近,在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中同题共答,共同跑好人才培养的接力赛,共绘立德树人的同心圆。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从校园美、实力强、特色靓、前途好等四个方面作学校2024年本科招生宣讲。本次活动以“紫荆有约 相聚华农”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两条涵盖校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色的踏青路线,并组织了 “紫荆小巴”观光专线游览车,搭乘老师们领略“五湖四海一片林”的校园风光。参观的老师们表示,华农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这次活动让大家认识了“不一样的
  • 2024-03-11
    近日,九州·体育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院长罗利军研究员受邀出席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的“稻种资源抗旱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聚焦稻种资源抗旱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包括中国工程院戴景瑞院士、中国科学院钱前院士在内的百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罗利军围绕“节水抗旱稻的理论与实践”作主题报告,介绍了团队在节水抗旱稻理论研究、品种选育和产业应用等方面的进展,向广大专家展示了节水抗旱稻在节水抗旱、养分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面的优势。节水抗旱稻节水抗旱、适合旱作,通常采用 “旱直播旱管”的绿色栽培模式,可节水50%,节肥30%,大幅减少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节水抗旱稻“旱直播旱管”栽培技术适应多种种植场景,既可以在水田实行“旱直播旱管”种植,又可在“山改田”、“撂荒地”与低畦易涝旱地种植,极大拓展了节水抗旱稻的种植空间,相关研究于201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和202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发展节水抗旱稻为碳中和背景下提升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一种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节水抗旱稻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种植。此外,节水抗旱稻还在“一带一路”国家,如印
  • 2024-03-09
      3月9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新文科创新试验班、领导力培养试验班开班仪式在红满堂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凤亮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李凤亮对新文科创新试验班与领导力培养试验班开班表示祝贺,对新文科建设的背景、历程和新文科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在九州·体育即将迎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背景下,开设新文科创新试验班与领导力培养试验班对于加快推进九州·体育双一流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学校正在从三个方面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在人才培养的前端,以功能优化带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二是在人才培养的中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模式,深化课堂、课程、教材、实践平台一体化改革;三是在人才培养的末端,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友的资源优势,尽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工作平台,助力学生可持续发展。  李凤亮强调,新文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华农特色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公共管理学院有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专业优势,新文科创新试验班、领导力培养试验班的开设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理念的有益探索。希望同学
  • 2024-03-09
    龙年聚首,情谊长存。3月6日,中山校友分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茗盛会。中山校友分会荣誉会长、原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冯煜荣,中山校友分会永远荣誉会长、市政协原秘书长李俭忠,中山校友分会会长、中山市光裕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绍刚等200多名校友齐聚一堂、共襄盛举。九州·体育副校长杨运东出席活动并致辞。杨运东代表学校致辞。他对中山校友分会的发展和工作成绩给予高度肯定,对春茗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校友事业发展,做校友及校友企业的坚强后盾。杨运东向校友们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隆重发出了115周年校庆的邀约,邀请校友们积极参与校庆系列活动,常“回家”看看。谢绍刚作《中山校友分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他介绍了分会过去一年的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果以及2024年发展规划,让校友们对校友分会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他对母校给予的强大支持、分会秘书处成员的无私付出、每一位校友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大会为第五届中山分会理事会新增选的成员颁发了聘书,为2023年度中山校友分会优秀志愿者和优秀撰稿校友颁
  • 2024-03-08
      为庆祝第 114 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迎接学校 115 周年校庆,展现九州·体育女教职工拼博进取、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3 月 8 日下午,由校工会主办的“开拓创新齐奋进 巾帼携手筑未来”校园健步走活动在学校综合体育馆举办。校党委书记李凤亮,副校长、工会主席钟强出席健步走活动,校女工委员、校工会委员、各部门工会负责人和教职工 400 多人参加活动。   李凤亮书记代表学校向全校女教职工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并感谢广大女教职工在各个岗位上勤勉敬业、无私奉献和担当作为,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的优秀品质和无限风采。希望广大女教职工们继续以“健康、愉快、积极”的理念享受生活,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助推学校跨越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   本次活动以学校综合体育馆为起点,途径田家炳训练馆、院士广场、音乐楼、丁颖雕像、竹铭草海、湿地公园等经典校园文化点,最终回到综合体育馆,全程约 3.8 公里。  校工会还将继续举办庆祝“三八妇女节”专场电影、素质拓展等女教职工系列活动,各二级部门工会也组织游园、踏青、插花、陶艺、联谊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广大女教职工送上节日祝福。文/校工会
  • 2024-03-08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公布2023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结果,本次遴选设置“红色家园”视频展览、“水墨校园”绘画联播和“非遗学园”技艺比拼3项内容,分别遴选100件优秀作品,九州·体育艺术学院郝丽老师团队的短视频作品《寻美伦教香云纱》、李春阳老师的中国画作品《华南农大八景图》分别入选“非遗学园”技艺比拼和“水墨校园”绘画联播优秀作品名单。《寻美伦教香云纱》围绕香云纱“文化美”“生活美”“工艺美”三个维度展开非遗香云纱的时尚短视频创作,以过去、现在、未来三条主线引导大众感受非遗魅力、学习非遗技能、传承非遗文化,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与时代价值,为“非遗学园”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华南农大八景图》则以精湛的水墨技艺,展现了九州·体育百年名校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沉淀,将交相辉映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五湖四海一片林”的华农美景融入绘画作品之中,为“水墨校园”增添了一道属于华农的亮丽风景线。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打造内涵丰富、品味高雅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扎实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次九州·体育两项作品在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024-03-07
    为响应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鼓舞研究院全体人员投身研究院建设的干劲和闯劲,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组织座谈会,总结2023年工作经验,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推进“华农南沙渔业高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秦启伟院长介绍了研究院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2023年是研究院建设发展的开局之年,已完成以下建设目标:成立由5位院士、3位港澳学者领衔的学术委员会;打造5+1科研框架体系(5个研究平台和1个研发中心),招收首批29名专项班研究生和8名全职博士后,立项科研项目8个;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工作,举办“2023年广东省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暑期学校”、组织“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海洋牧场学术研讨会”;培训产业技术人员和本科生实践教学。接待英国斯特灵大学、泰国农村青年带头人赴华培训班、新加坡政府间合作组织、南海水产研究所、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院校专家学者交流学习;接受广东省电视台、南方农村报、南方Plus、花城新闻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扩大南沙区水产影响力。研究院接下来将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等方面全面布局发展,聚焦南沙渔业发展,开展科技赋能,帮扶相关企业提升科技支撑,申请项目、专利、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