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中国)

  • 2024-05-24
      5月23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舒文华一行莅临九州·体育,就丁颖院士为实现农业救国理想,一生求真务实,潜心钻研稻作科学的有关事迹进行调研。学校副校长杨运东接待来宾并进行座谈。  杨运东对舒文华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丁颖院士求学经历、生平事迹和学术贡献。他指出,丁颖院士毕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长达40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开拓、发展我国农业科教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是丁颖院士一生的写照也是所有华农人的精神指引。  舒文华表示,华农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颇具渊源,丁颖院士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首任院长,也是华南农学院的首任院长。丁颖院士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学农爱农,献身科研,周恩来总理誉其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丁颖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财富。参观丁颖纪念馆参观校史馆参观丁颖故居  调研期间,舒文华一行参观了丁颖纪念馆、校史馆、丁颖故居,并到文博馆查阅丁颖院士的档案资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宣传处,九州·体育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文博馆(档案馆、华南农业博物馆)负责人陪同。文图/李彦华
  • 2024-05-24
    副校长咸春龙主持大会案例交流会  5月23日,全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第五届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交流会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8所高校的1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总结各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典型案例和宝贵经验,推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九州·体育《科技助“荔”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被评为全国“十佳案例”,《先试先行 共谋共建 科技赋能开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局》被评为一等奖案例。学校获奖数量和质量均排名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  会议期间,副校长咸春龙主持大会案例交流会,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16所高校介绍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学校典型案例《先试先行 共谋共建 科技赋能开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局》参加了案例交流环节。  据介绍,学校党委将服务“百千万工程”作为“4+2”重点工作任务以来,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处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服务典型案例的总结凝练,努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案例和样板工程,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文图/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处
  • 2024-05-24
    5月24日上午,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成洪波同志来校看望慰问刘耀光院士。九州·体育党委常委、副校长钟强接待来宾,并在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座谈交流。成洪波与刘院士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情况,对他带领团队勇攀科技高峰取得的系列成绩表示祝贺。成洪波强调,广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一直关心关爱广大科技工作者,希望刘院士能一如既往带领团队深耕研究领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对外联络处、九州·体育人力资源处、农学院相关负责人陪同慰问。文/农学院图/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胡漫雨
  • 2024-05-23
    5月23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骆源一行莅临九州·体育,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的意见征集及国防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学校党委书记李凤亮、副校长杨运东接待来宾并进行座谈。李凤亮对骆源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他指出,华农作为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工作。近年来学校聚焦国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多维发力,深入探索高校国防教育新路径、新经验,切实提升国防教育育人实效,打造国防人才输出的蓄水池,为推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华农力量。骆源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及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许。他指出,华农政治站位高,国防教育措施实,大学生征兵工作成绩显著。同时学校将国防理论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多措并举,创新途径,为国防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他希望,华农在国防教育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中持续发力,为国防建设多做贡献、做好贡献。会上还就国防教育活动、军训工作开展、大学生征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意见征集等方面进行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中宣部宣教局宣传指导处、广东省委宣传部、省人大常委会法
  • 2024-05-23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3日,校党委书记李凤亮带队前往附属小学和幼儿园调研指导工作,并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向老师们致以诚挚的问候。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钟强参加调研。李凤亮书记在附小耕读园考察自然教育李凤亮书记与同学们亲切交流  在附属小学,李凤亮一行实地考察了小学课室设施建设、耕读园自然教育课堂、新教学楼施工情况、美育课程——紫荆花管弦乐团演奏,听取了附小办学工作汇报,和师生面对面交流。李凤亮指出,附小管理井然有序,师德师风正,教学水平高。他表示,学校将大力支持附小发展,希望附小教工紧扣新时代教育使命,教好书、育好人;祝愿孩子们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李凤亮书记与幼儿园教师座谈交流李凤亮书记与小朋友们互动  在幼儿园,李凤亮一行实地察看了幼儿园户外环境建设、室内设施条件、趣味活动设置,听取了幼儿园办园工作汇报,并慰问幼儿园教师,与小朋友们互动。李凤亮对幼儿园办学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幼儿园育人环境优美、育人氛围浓厚、劳动教育亮点突出,学校将一如既往支持幼儿园发展,希望幼儿园坚持科学育人理念,持续创新育人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呵护孩子们快乐成长
  • 2024-05-23
      5月22日,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第6届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学会(CIGR)国际会议的颁奖典礼上,九州·体育罗锡文院士被授予“CIGR卓越功勋奖(CIGR Superior Merit Award)”(即“终身成就奖”)。今年全球仅两人获此殊荣。  CIGR主席团充分肯定和赞誉罗锡文院士对亚洲和中国的农业机械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评价其“毕生的成就和贡献对行业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颁奖词中写道:“罗锡文院士是中国最资深、最受尊敬的专家之一。他是国内外农业和生物系统领域最杰出的贡献者。他对农业技术发展和推广的深远影响,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委员会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u Genie Rural)于1930年在比利时列日创立,是农业和生物系统工程界规模最大、学术地位最高的国际学术机构。文图/工程学院
  • 2024-05-22
      5月22日下午,校长薛红卫带队到学报编辑部调研指导工作。  学报编辑部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主要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学报概况、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与会人员围绕学报发展和编辑部建设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薛红卫指出,学报编辑部在近年的发展中,坚守办刊宗旨,以“出精品,创名牌”为目标,紧抓学术质量核心,实现刊物质量和影响力持续增强。他强调,接下来学报要进一步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明确规划;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强化与国内外相关刊物之间的交流合作,持续提升刊物影响力,并鼓励二级学院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办刊;要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学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领学科发展,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  党政办公室(研究室)、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学报副主编、常务副主编、编辑参加调研。文图/安沛
  • 2024-05-22
    副校长仇荣亮(右2)出席2024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新闻发布会  5月21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新闻发布会。本次活动周将于5月25日至6月1日举行,由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主办,九州·体育、天河区政府协办。九州·体育作为协办单位,副校长仇荣亮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科技周活动将与学校115周年校庆活动实现联动的情况。  5月25日,2024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广州科学之夜”主会场活动将在九州·体育丁颖礼堂举办,这是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首次与高校联动。仇荣亮介绍,近年来,学校不断聚焦农业需求、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创新教育路径、强化农科产教融合育人,不断推进科普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市民科学素养。学校建有广州市科普基地6个,省科普基地8个,为广州市民、中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平台。近两年学校科普基地共举办普活动200多场次,受众达15.5万人次,极大丰富广州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市民科学素养。  开幕式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将连续第三年致辞;陈勇、吴硕贤等院士专家将作为“科普爱心大使”,携手青少年点亮象征传承科学家精
  • 2024-05-22
      5月16日下午,广州市商务局市管一级调研员王小华一行来校开展食堂食品安全包保督导对接工作。副校长杨运东接待来宾。会上汇报了学校具体情况和芷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包保督导组充分肯定了九州·体育餐饮工作的管理成效,同时就规章制度、人员配置、操作规范、采购招标管理、食品安全防控等方面开展了充分沟通及洽谈,双方对今后如何推进芷园食堂食品安全包保工作进行了探讨。  杨运东表示学校将持续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芷园食堂将一如既往为师生提供价格实惠、丰富可口、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供应,用心用力守护好全校师生 “舌尖上的安全”。    会后,包保督导组到芷园食堂进行了现场调研,对食堂设备设施、环境卫生进行了细致的查看,重点督查了后厨加工区、台账登记和食品留样等。总务部相关负责人、党政办公室和饮食服务中心食品安全专职负责人等参加了工作座谈会。文图/总务部饮食服务中心
  • 2024-05-21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持续推进课程教学革命,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日,学校新认定49门校级一流课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出台了创建一流本科教育体系行动方案(2022-2025),立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体系,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通过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和夯实基层教学组织等措施,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自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以来,学校已累计获得认定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含课程思政)139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其中,线上一流课程30门、线下一流课程140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6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  接下来,学校将出台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分批建设通识教育类、专业基础公共平台课类、专业核心课类和跨学科门类一流本科课程,